2015年4月10日,北京市科协组织北京市昌平一中、昌平二中230余名师生走进中国工程院,感受中国工程科技成就并聆听院士报告。
活动中,师生们首先观看了中国工程院宣传纪录片《天命》,初步了解了中国工程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随后,我国著名大气污染防治专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为师生们作了《科学与人生——以科学研究支撑清洁空气行动》的科普报告。
郝院士为大家讲述了自己从事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几个阶段,并详细地为大家解释了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。他指出,大气污染防治要从煤烟型大气污染控制、中国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和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控制三方面着手。在谈到自己的研究团队所提出的建议被国务院采纳时,郝院士感到十分兴奋和自豪,这是他们的研究成果第一次为国家决策服务。目前,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范围由“两控区”扩大到全国。
郝吉明院士在报告中也指出,空气质量改善需要长期持续地努力,循序渐进。控制大气PM2.5污染任重道远,小颗粒体现大责任。“小颗粒带来大挑战。”大气污染物来源广,成因杂,任务重,周期长,要下真功夫,才能见成效。同时,“小颗粒考验大智慧”,PM2.5不仅仅是环境问题,牵涉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,需要理顺机制,突破惯性,夯实支撑。
报告最后,郝院士谈了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体会:科学研究必须以国家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为前进方向。团队工作是科学研究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,必须注重人才培养。他还分享了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心得:要拥有爱国之心,这是新时代青年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前提;要有报国之志,把自身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和祖国人民的需要集合起来;要有建国之能,把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真正变成现实。要倾情尽责,锲而不舍,严谨笃学,教学相长,培育英才,要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;教人以智,育人以德。
郝院士的报告为大家解开了在大气污染认识方面的诸多误区,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了大气污染的根源和解决途径。报告结束后,大家踊跃地向郝院士提问,郝院士都详细作了解答。
在场的师生被郝院士不断探索、辛勤耕耘的精神所打动,两位学生代表分别谈了感想与体会。
报告会后,同学们分为三个小组,先后参观了中国工程科技成就展、院士展馆、院士书画社、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和节能示范楼。通过参观,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工程科技成就,被科学家们立足国家需求,不辱使命的精神所打动。昌平一中、昌平二中的师生们非常感谢“青少年走进工程院的活动”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工程院、接触工程院院士的机会。他们感到,新时代的青年要立志高远,把自身的发展同国家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,坚持真理,认真实践,把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真正变成现实。
(于悦 常军乾 供稿 万鹏 摄影)